银保监会:推动村镇银行改革重组 更好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银保监会近日发文说,将推动村镇银行改革重组,加快村镇银行补充资本,强化风险处置,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村镇银行是中小银行重要组成部分,从2006年启动村镇银行试点工作以来,经过14年培育发展,村镇银行已成为机构数量最多、单体规模最小、服务客户最基层、支农支小特色最突出的“微小银行”,已成为扎根县域、支农支小的金融生力军。
不过,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指出,近年来,少数村镇银行受各种因素影响,风险水平也快速上升。
董希淼:第一,村镇银行规模特别小,是典型的规模不经济,单个运营成本比较高。第二,村镇银行发展初期,它比较依赖于主发起行的品牌和支持,如果主发起行支持不够,它的发展起步就很艰难。第三,村镇银行由于品牌影响力弱,他往往通过较高的利率来吸收存款,资金成本比较高。第四,由于服务对象非常下沉,在实际经营中的信贷风险也相对更高。
银保监会近日在《关于进一步推动村镇银行化解风险改革重组有关事项的通知》中指出,支持主发起行向村镇银行补充资本以及协助处置不良贷款,适度有序推进村镇银行改革重组,支持引进合格战略投资者帮助收购和增资,以及强化对主发起行的激励约束。
董希淼分析,这次政策的亮点主要体现在村镇银行兼并重组方式的多样化。
董希淼:第一,对这些不具备救助意义的村镇银行可以直接关闭。第二,可以将村镇银行改建为其他村镇银行的支行,也可以改建成主发起银行的分支机构,甚至还可以在市场化、法治化的原则下改建成大型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分支机构。兼并重组的方式多样化,能够更好地推进村镇银行的重组改制。
截至2020年9月末,我国共组建村镇银行1641家,已覆盖全国31个省份,中西部占比65.8%,县域覆盖率71.2%。农户和小微企业贷款占比始终保持在90%以上,户均贷款30.5万元。
2020年10月,央行公布的《商业银行法》(修改建议稿)将村镇银行列入商业银行范畴,进一步明确了村镇银行的法律地位。董希淼说,村镇银行改革重组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意义重大。
董希淼:对村镇银行进行重组改制,补充资本,增强其稳定发展的能力,更好发挥村镇银行在服务三农经济和小微企业中的积极作用,对于我国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发展农村金融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关推荐
- 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 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规范商业银行通过互联网开展个人存款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
- 中国银保监会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规范商业银行通过互联网开展个人存款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
- 中国银保监会 中国人民银行有关部门负责人就《关于规范商业银行通过互联网开展个人存款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答记者问
- 重磅!这份最高法的批复明确小贷等7类机构不适用4倍LPR上限
- 小贷行业喜大普奔!最高法明确七类金融机构不适用民间借贷利率上限
- 最高法认定小贷公司为持牌金融机构,一利好一规范一担忧
- 最高法:小贷公司、地方AMC等七类机构不适用LPR利率4倍上限
- “亲子关系”获确认 最高法批复小贷等7类公司属于“金融机构”